1、目的
确保镜铁山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稳步提高和采掘(剥)关系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2、术语、定义
3、技术经济指标
3.1桦树沟矿区技术经济指标
3.1.1桦树沟作业区回采炸药单耗:综合回采炸药单耗≤0.46kg/t。其中,深孔爆破炸药单耗0.36kg/t;峒室爆破炸药单耗2.4kg/t。
3.1.2桦树沟作业区掘进炸药单耗:≤3.6kg/m3。
3.1.3各矿体回采率指标是:Ⅰ矿体≥82.5%;Ⅱ矿体≥82.5%;Ⅱ中矿体≥78.00%;Ⅴ矿体≥65.00%;Ⅵ-Ⅶ矿体≥80.00%;西Ⅱ矿体≥78.00%;
3.2黑沟矿区技术经济指标
3.2.1黑沟矿区综合炸药单耗:矿石≤0.20kg/t;岩石≤0.25kg/t
3.2.2延米爆破量:牙轮钻孔(矿石)≥115t/m;牙轮钻孔(岩石)≥98t/m。
3.2.3 黑沟矿回采率:≥95%。
4、适用范围:桦树沟矿区、黑沟露天矿区、白云石矿区。
5、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技术管理职责及考核要求
5.1管理职责
5.1.1负责镜铁山矿采掘(剥)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对采掘(剥)生产中发生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监督实施。
5.1.2负责桦树沟矿区所有井下生产所需的开拓设计、采准设计、深孔设计、切割井设计和爆破设计,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1.3负责黑沟矿区、白云石矿区相关的设计、审批,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保证生产的稳定顺行。
5.1.4负责应急工程和井下零星工程(破碎巷道支护和溜井检修等)的设计,监督按设计方案实施并参与验收。
5.1.5负责对桦树沟矿区、黑沟露天矿区、白云石矿区采场生产组织、采掘(剥)工程施工及矿石回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5.1.6负责各生产单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收集、统计、分析,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准确的考核依据。
5.1.7定期检测炸药质量,确保炸药质量指标满足生产需要。
5.1.8负责对各生产单位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
5.1.9负责矿山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矿山技术水平。
5.1.10负责制订矿山有关的采掘(剥)技术文件,建立建全采掘(剥)技术管理制度。
5.1.11负责矿山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及合理化建议的立项、审查和审核工作,并参与管理,组织实施。
5.2工作要求及考核
5.2.1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根据现场和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所做设计的施工要进行现场跟踪监督和服务,未做到考核责任人4分/次。
5.2.2对采场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监督实施。未做到考核责任人4分/次。
5.2.3对黑沟矿区边帮的爆破设计方案应提前安排生产单位进行设计,并组织审核审批。未做到考核责任人4分/次。
5.2.4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生产技术组技术人员定期到现场巡查,生产技术组织执行情况,每月及时对各矿体的主要回采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协助基层单位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生产技术组技术人员因不作为造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不成的,按照《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执行。
5.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有误的,考核责任人2分/次。
5.2.6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审核时把关不严,对生产造成影响的,考核责任人4分。
5.2.7技术创新攻关项目的进度、指标等目标完不成计划的(除客观原因之外),考核项目负责人6分,相关责任人4分。
5.2.8技术质量事故考核。出现技术质量事故,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经济损失小于5000元的,考核责任人5分;经济损失在5000-20000元的,考核责任人10分;经济损失大于20000元的,考核责任人20分;更严重者调出管理岗位。
6、桦树沟矿区各生产单位作业要求及考核
6.1在一个回采矿块内(切割结束后)必须平行退采,每个矿块要求至少有4条以上的回采进路,相邻进路退采排孔的位置相差不能超过3排。超过3排时考核责任单位5分,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技术管理人员各2分;超过5排时考核责任单位10分,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技术管理人员各4分;超过6排时按独川退采从重处理,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6分,技术管理人员6分/人,并考核责任单位15分。
6.2硐室爆破必须严格按《硐室爆破工艺技术标准》要求施工,未按要求装药而造成硐室爆破悬顶的,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各6分,技术管理人员4分/人,并考核责任单位10分。后附《硐室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6.3中深孔爆破必须严格执行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未按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执行的,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技术管理人员各2分。后附《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6.4在当月的回采过程中,推排率不能超过当月爆破排炮总数的5%。否则考核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各6分,技术管理人员4分/人,并考核责任单位5-10分。
6.5采场退采过程中出现悬顶要进行现场分析并将分析报告于两日内报送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生产技术组,未按时报送的考核责任单位3分;出现非正常悬顶、悬顶隐瞒不报或悬顶未处理继续退采的,考核责任单位5-10分。
6.6采准、采矿、深孔降段应提前向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提交降段报告,经相关单位现场验收,确认无遗留问题后方可降段。对遗留问题未按整改要求处理或者擅自降段的,考核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各6分,技术管理人员4分/人,考核责任单位10分。
6.7采掘工程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未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考核责任单位5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没有设计而擅自施工的,考核责任单位10分。
6.8桦树沟作业区炸药单耗考核指标:a.综合回采炸药单耗≤0.46 kg /t;b.掘进炸药单耗≤3.6kg/m3。未完成指标,综合回采炸药单耗每超0.01kg/t,考核责任单位5分。掘进炸药单耗每超0.1kg/m3,考核责任单位5分。相关责任人指标考核挂靠绩效考核。
6.9各矿体年回采率指标:Ⅰ矿体:≥82.5%,Ⅱ矿体:≥82.5%;Ⅱ中矿体≥78.00%;Ⅴ矿体≥65.00%;Ⅵ-Ⅶ矿体≥80.00%;西Ⅱ矿体≥78.00%;每降1个百分点,考核责任单位2分。相关责任人指标考核挂靠绩效考核。
6.10当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未完成的单位,必须在次月2日前上报分析报告,未按时上报或不报的,考核责任单位3分;
6.11各生产单位必须按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的要求提供所需要的分析报告和统计数据,未按时上报或不报的,考核责任单位3分;统计数据失真的,考核责任人5分。
6.12由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局部采矿的川脉弃采,必须经生产指挥控制中心和安全办共同在现场确认,视现场情况采取措施。否则考核作业单位3分/米。
7、黑沟露天矿作业要求及考核
7.1黑沟露天矿在矿、岩接触部位回采时,在穿孔、分爆、分采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分穿、分爆、分采。如任意采剥,造成矿岩混合、矿石损失的,考核首席作业长(队长)、作业长及技术管理人员各4分,责任单位6分。
7.2黑沟矿永久或临时固定帮未按设计线进行施工,造成欠挖或超挖的,考核首席作业长4分、作业长6分、技术管理人员4分/人。责任单位按《2006年采掘工程测量管理办法》6.2条的相关条款进行考核。
7.3对于黑沟矿永久或临时固定帮的爆破处理,黑沟作业区在穿孔前必须及时向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提交爆破设计方案。未做到考核首席作业长4分、作业长6分,技术管理人员4分/人,责任单位5分。
7.4延米爆破量考核指标:牙轮钻孔(矿石)≥115t/m;牙轮钻孔(岩石)≥98t/m。每降低2.0t/m,考核技术管理人员2分/人,考核责任单位10分。回采率每降1个百分点,考核单位5分。相关责任人指标考核挂靠绩效考核。
7.5炸药单耗考核指标:矿石≤0.20kg/t;岩石≤0.25kg/t,每超0.01kg/t,考核责任单位5分。相关责任人指标考核挂靠绩效考核。
7.6黑沟作业区当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未完成的,必须在次月1日前上报分析报告。未按时上报或不报的,考核责任单位3分。
7.7黑沟爆破应严格按露天采矿工艺技术标准执行。否则考核责任单位3分。
7.8在日常的爆破工作中要求: = 1 * GB2 ⑴根据台阶推进方向和矿体层理裂隙变化情况合理设计爆破参数; = 2 * GB2 ⑵严格控制爆破排数,在特殊情况下,超出要求的排数必须向生产中心汇报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 3 * GB2 ⑶不得随意调小孔网负担面积; = 4 * GB2 ⑷在装药结构上在条件适宜区域要大量推广使用空气间隔装药; = 5 * GB2 ⑸炸药单耗在使用了承压气塞后要有所下降,在可爆性好的部位要严格控制单耗; = 6 * GB2 ⑹在矿石区域爆破不能使用“V”型起爆。
矿石爆破排数无故超三排以上,每增加一排,扣作业区主管领导月考核分10分/排。特殊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批准。
8、火药加工车间作业要求及考核
8.1生产炸药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达到矿山规定炸药质量标准,乳化炸药殉爆距:≥4cm,猛度:≥12mm,塑性满足生产需要。否则每项考核单位5分。
8.2每月月底结产后必须向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提供各采矿作业单位当月火工品消耗量(分回采消耗量和采准消耗量)。未按时上报或不报的,考核单位2分。
8.3炸药净重:大包数量30±0.5㎏/袋;中包数量36±0.5㎏/袋;小卷数量24±0.5㎏/箱。检查中每发现一项不合格,考核单位2分/项。
9、对生产单位技术创新攻关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及考核
8.1技术创新攻关项目负责人必须负责本项目的开展和落实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落实、项目的阶段总结(月、季度、年)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上报生产指挥控制中心,在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未完成的,考核项目负责人5分/次、责任单位5分。
8.2技术创新攻关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等工作,要求确保项目的进度
和阶段目标的完成。进度和阶段目标未完成计划的,考核作业长(队长)5分/次、项目负责人5分/次、责任单位5分。
10、对生产单位合理化建议的管理工作要求及考核
10.1矿山各生产单位必须每季度向生产指挥控制中心上报不少于2条的合理化建议。完不成的考核责任单位2分。
10.2各生产单位上报的合理化建议应能够解决生产、技术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生产成本。随意上报建议或上报的合理化建议不符实际、存在敷衍行为的,考核责任单位2分。
10.3各生产单位上报的合理化建议经生产指挥控制中心审核通过后,报综合办备案,由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监督实施,生产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未推广应用的,考核责任单位2分。
11、相关及支持性文件
11.1《镜铁山矿采矿工艺技术标准》
11.2《龙泰矿业公司采掘(剥)技术管理办法》
11.3《切割硐室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1、爆破前期准备工作:
①进行现场勘察,审核爆破设计,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时,应通知设计部门,及时修改爆破设计。
②根据爆破设计通知单的要求,制定爆破施工方案及组织措施。
③制定爆破安全措施。技术人员制定,安全人员审核,
④制定爆破技术措施。技术人员制定,技术主管审核。
⑤组织爆破会议,由技术主管负责,技术员及爆破班全体人员参加,开会讨论经审核方案可行后组织实施。
2、药室填塞要求:
①填塞长度不低于1.0m,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强填塞工作。
②填塞工作应在爆破前一天进行,以保证填塞质量,填塞质量由作业区技术人员在爆破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装药。
③填塞时应采用草袋子填装药室内预留的矿碴,药室的预留长度恰好保证装药数量。
④硐室爆破时应处理好与前后切割深孔(正常落矿深孔)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破坏正常深孔。
3、爆破技术措施的落实:由技术人员现场监督落实各项爆破技术措施。包括药室填塞质量的监督,装药数量、质量的监督,网络的连接、保护措施的落实,分段微差次序的核实等。
11.4《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一、正常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1、装药人员在装药前必须认真确认中深孔的炮孔质量及排面情况,炮孔存在质量问题时不得随意装药,必须将炮孔处理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和主管领导确认后方可进行装药。
2、中深孔的爆破必须采用导爆管孔底起爆。
3、装药时,一人操作输药管,一人操作导爆管,一人操作接药装置,一人操作装药器,一人装药并在输药过程中对矿堆、顶板等进行观察和监护。
4、在起爆具装入炮孔时,要缓慢操作,特别是到达孔底时,不得用力
过猛,防止起爆具受挤压发生损坏、早爆事故的发生。
5、在起爆具装入炮孔时,要注意对导爆管的保护,导爆管与炮孔的夹角不得大于60度。
6、在输药过程中,装药器操作人员要与输药管操作人员配合好,控制好药粉输送的底风风压。底风控制的标准是风量又要最小输药管又不能堵塞。
7、输药管操作人员在将炸药装入炮孔的过程中,采取停动、推压的方法,将装入炮孔的炸药推压密实,使装药密度大于1.0g/cm3。具体操作步骤
为一抽、二停、三推,依此进行。
抽即是把输药管在药粉送入炮孔的过程中向下拉下0.5~1.0m,下拉的长度依据输药风量的大小而定,风量大时下拉长度小,风量小时下拉长度大。
停即是将输药管下拉一定长度后进行约1-2秒的停动,以利于推压的效果。
推即是把输药管在停动之后继续向孔内送药的过程中用力向上推、顶,将孔内气体排出,达到提高装药密度的目的。
8、孔口预留长度(不装药的孔深)按间隔装药的方法预留一定的长度,具体为:
Φ64孔:1#、3#、5#、7#、9#孔为0.8- 1.0m;2#、4#、6#、8#孔为1.5-2.0m。
Φ102孔:1#、3#、5#、7#孔为0.8-1.0m; 2#、4#、6#孔为1.5-2.0m。
Φ76孔1#、3#、6#、8#孔为0.8-1.0m; 2#、4#、5#、7#孔为1.5-2.0m。
孔口预留长度根据爆破中深孔所处地段的矿石层理倾向的不同进行确定,炮孔处于层理内侧考虑保护第二排孔的孔口,预留长度可大一些,炮孔处于层理外侧,则可小一些。
9、接药操作人员在装药时必须将接药装置放于装药孔的孔口,进行装药返粉的回收。
10、炮孔装完之后进行炮孔的堵塞,防止药粉从孔内掉出。
11、将雷管脚线收起挂于巷道顶板上的深孔内,防止损坏雷管脚线。
12、在装药过程中可采用铜棒轻轻敲打输药中的装药器,防止装药器输药不畅而影响装药密度。
13、如实填写爆破作业台帐,将装药方式,装药数量等情况详细记录。
二、切割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1、切割深孔的爆破必须采用半秒差非电雷管,起爆顺序由中间向两侧依次爆破。为确保每个炮孔准确无误地起爆,每个孔内装一个起爆具两发起爆雷管。
2、切割深孔的起爆顺序为:第一、二排的4#、5#孔采用1段,第一、二排的3#、6#孔采用4段,第一、二排的2#、7#孔采用7段,第一、二排的1#、8#孔采用10段。
3、其它操作技术标准见正常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标准。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